「掌握幸運的關鍵」-自我效能感(講者:劉軒)
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什麼是「運氣」?
是否有某些心理因素能夠讓某些人過得更幸運呢?
我們都知道「堅持」(鍥而不捨) 之於成功的重要性。然而「堅持」並不保證成功,那麼在未知與困境之中,究竟該如何保有~鍥而不捨 的精神呢?在那些成功者們的「堅持」背後,是不是還有什麼其他的關鍵因素呢?
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心理學家 Dr. Albert Bandura 在研究恐懼症時發現,一個患者是否能夠克服恐懼症,很多時候取決於他是否認為自己有能力來克服恐懼症。他將這種對自我能力的信心取名為「self-efficacy(自我效能感)」。
換句話說,當一個人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所展現出來的「堅持」,其背後其實存在著良好的「自我效能感」 來支撐他的堅持。因此「自我效能感」可說是「堅持之母」。有好的自我效能感,才能鍥而不捨。
✿自我效能感(self-efficacy)
「自我效能感」由「能力」與「信心」組成。當幸運的機會出現時,你必需同時具備「足夠的能力」與「足夠的信心」,才能捕捉到這個機會。因此兩者的交集可說是一個人的"Lucky Zone"。它代表著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著合理的信心,亦即我們的「自我效能感」。
劉軒 透過研究發現,「自我效能感」對於一個人的「幸運感」與「生活滿意度」,都扮演著最關鍵的影響因素。換句話說,要提升自己的 幸運感 與對生活的滿意度,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提升自己的「自我效能感」。不斷提升的「自我效能感」讓我們堅持不懈,而堅持不懈最終換來幸運與滿足感(成功)。
✿如何提升「自我效能感」?
能力 與 信心 在每次獲得幸運機會時得以提昇,亦即「自我效能感」得到提升
因此,我們需要充分運用我們既有的lucky zone來捕捉幸運機會以提升自我效能感、擴大lucky zone,進而更順利地捕捉到更多幸運機會,達到一個正向循環。
✿提昇自我效能感的四個方法:
1. mastery experiences(在學習區內取得成功:能力與信心同時提升)
2. social modeling(看別人做、模仿別人做並從做中學:能力提升)
3. verbal persuasion(加油打氣:信心提升)
4. physical & logical reaction(感到充滿活力、體力:信心提升)
✿透過成功的學習經驗來提昇「自我效能感」:
1. Observe & study(吸收相關知識)
2. Imitate(模仿成功的例子)
3. Deconstruction(找出關鍵因素)
4. Innovation(創造自己的版本)
圖文來源: 擷取 劉軒 at TEDxTaipei 2014 演講: 掌握幸運的關鍵